当初因为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(后面简称《十里桃花》)而火爆的cp,除了"夜华和白浅",还有呼声很高的"东华帝君和白凤九"。
当时《十里桃花》还没播完,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线催促姐妹篇《三生三世枕上书》(后面简称《枕上书》)的拍摄,并要求由原班人马演绎,让东华帝君和白凤九再续前缘;时隔3年,《枕上书》在2020年如约而至。
从热播至今,《枕上书》中哪些情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?从白凤九带着情殇离开天庭,到东华帝君下凡历劫,还有他们在凡间相遇相爱等等情节,这些都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部分。
《枕上书》承接着《十里桃花》的余热而来,既有令人欢喜满意的部分,也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,所以接下来,我想与大家说说那些没被讨论的部分。
报恩这个梗,从《十里桃花》延续到《枕上书》中,而且是白凤九的情感线中最执着、最重头戏的部分,这既是描绘她性情品行最精华的一笔,又是最糟粕的一笔。
"我爷爷说过,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"这是白凤九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。
这话很好地给她塑造了一个充满阳光正义,又耿直爽朗的形象,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,我发现她的"报恩"是有选择性的。
先来说说她对东华帝君"花式报恩":
在剧中,白凤九对东华帝君的报恩时长和程度,可以用"延绵无期"来形容,在他对她素未谋面之时,白凤九已情根深种。
但东华帝君与白凤九第一正式见面,是在第24集,在此之前,东华帝君并不知道她的存在,但白凤九已花了几千年的时间去陪伴、报恩和思慕,这样的痴情如入魔障,似张爱玲口中那种"卑微到尘埃中"的爱,这实在难以令人感动。
若用纳兰性德笔下的"风雨消磨生死别,似曾相识只孤檠,情在不能醒"来对照白凤九的痴情,确有几分诗中的味道;她执念情深,从一开始对东华帝君的仰慕敬佩,到后来因报恩而渐生的情愫,无论做仙宫婢女、宠物还是下凡做妃,上天下凡她都甘愿相随。
但如此大费周章地反复"报恩",真的有必要吗?至少从剧情上看,白凤九每次的报恩总会制造出新的问题,实力演绎"成事不足败事有余"。
接着再来看看她悔婚沧夷神君:
沧夷神君向白凤九求亲,她先是醉酒而草率答应,酒醒后却去悔婚,悔婚不成又与沧夷神君打了一架;而且在交手过程中她不慎败落,沧夷神君还飞身"小救"了她,但这样的"点滴之恩",白凤九视而不见,最后还在折颜上神的干预下,助她悔婚成功。
这段剧情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任性草率、不负责任的白凤九。
其实,依她在剧中热衷"报恩"的个性,我认为她不应该这般大闹天宫,因为"青丘帝姬"的身份不允许她如此莽撞,但她却悔婚似寻仇,还打砸了对方的场子,这怎么看都像"恩将仇报"。
若她真的坚守这个"报恩"做人的原则,那么她亲口答应的婚事就是"一诺千金",不管是自作自受,还是认命负责,她都应该承担自己醉酒犯下的错,而不是有差别对待——对自己喜欢的人就死缠烂打地要报恩,对不喜欢的人就反口推拒、毁信弃约。
因此在情感或道德层面看来,白凤九这行为都属于"倒打一耙",她不仅伤害了沧夷神君的善意和情意,还损害了自己身后全族的名誉。
最后不得不提"老好人"司命星君:
从《十里桃花》到《枕上书》,事实证明,其实白凤九欠了最多恩情,也最该报恩的对象,应该是司命星君。
剧中的司命星君,大概是众多神仙中最得人缘的一位了,他不仅为人处事八面玲珑,还知情识趣,对白凤九几乎是有求必应——先是"违法"让她在天庭做婢女,又在白凤九偷窥宴席快被发现之时替她掩护,后来还救了被狮子神兽重创的她,种种恩情难以尽述。
若说司命星君是白凤九一生最大的贵人,那绝对是名副其实的;无论是救她于危难之时,还是出谋划策,这些恩情积沙成塔,还持续了几千年,但白凤九从来都没有回报过司命星君,反而总是一再闯祸惹事,让他帮忙收拾烂摊子。
这让我想起《十里桃花》中,白凤九偷结魄灯那一段,虽然她后来"自首"了,但道歉赔礼的后续,却是司命星君和连宋出面摆平的。那事后她有向司命星君和连宋报恩吗?只字不提罢了。
由此可见,白凤九所信仰的"报恩",是因人而异的。
其实《十里桃花》和《枕上书》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:配角加戏,剧情拖沓,对白又长又空洞。
《枕上书》中,东华帝君从第9集开始历劫,到第21集才结束;虽然这是一段必要剧情,但全程缺乏亮点,重点也不突出,为虐而虐。
剧情:东华帝君下凡历劫,白凤九报恩却好事多磨,反而坏了帝君的机缘,随后她不得不代入其中,制造"爱而不得"的磨难来助帝君完成历劫。
其实这段情节的转折和冲突挺多的,让演员发挥演技的空间也很大,但是在演员高伟光和迪丽热巴的演绎下,波折的剧情只有单薄的情感和单一的表情变化,不细腻的表演显得空洞寡淡。
其中令人印象深刻之处,莫过于高伟光显得呆滞的瞪眼和不眨眼,表情全程"不在状态",还有迪丽热巴用的八字眉演遍不同程度的哀伤,两人只是单纯地完成了一段让人无法动容的爱恨情仇、生离死别。
帝君呆滞的眼神
白凤九程度一致的哀伤
白凤九程度一致的哀伤
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好坏,这就不得不重提《十里桃花》中赵又廷对"夜华"的演绎。
观众之前有多嫌弃他的"夜华"造型,后来就有多喜爱他所演绎的"夜华",甚至给出了"赵又廷之后再无夜华"这样的高评价。
其中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他与白浅的重逢——从怀疑到隐忍再到激动的演绎,他的表情和眼神都做到了丝丝入扣,又感人真挚。
而且他分别扮演墨渊和夜华的时候,角色也能让人明显区别出来,不出戏。这样严谨合理又细腻入微的表演,为他赢得了"整容式演技"的高赞,让大家对"夜华"的喜欢超于对颜值的苛求,认同他所赋予"夜华"的人格魅力。
所以,不要认为观众都是只看颜值或追星,看重演技又理智的观众还是占多数的,演员是不是走心地演绎作品,一双双雪亮的眼睛都看着呢。
何谓神仙?
道教指神仙是"超脱世俗、跳出三界、长生不老而永恒存在的"。而且"小乘诸仙,但得五通;大乘金仙,则得十通",神仙得道,见悟众生,品性和胸襟都是通透开阔,慈悲而有大爱。
但从前的《十里桃花》中,那堆庸碌又助纣为虐的神仙们令人侧目,其代表人物就有天帝和乐胥娘娘,每每看到他们自私自利的处事之道,我都想问问他们何德何能做神仙?
到了《枕上书》这里,神仙们的道德观也没改变,于是"神仙"变"俗流",某些神仙的"阴暗面"依旧震碎我们三观。虽说基于剧情需要,神仙也要谈情说爱才有吸引观众的噱头,但身为神仙却心肠歹毒、作恶多端,这个设定我就不能认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