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!德达医疗李延林教你如何预防
2020-10-22 14:11:43来源:阅读:-

      深秋时分,眼看温度一天比一天低,天气逐渐转凉,很多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头晕、血压升高、胸闷、胸痛、心慌气短、心率不齐等症状,这些都有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!

      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,包括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脑出血、脑梗塞。这类疾病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:即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死亡率高、复发率高,并发症多。而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,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,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,也是秋冬季需要重点防护的群体。

      为什么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呢?气温骤降之后,人体受冷易使交感神经兴奋,使心率加快,血压升高,体循环血管收缩,外周阻力增加,心肌耗氧量增多,同时,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,使管腔持续闭塞,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,血小板聚集,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,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。据统计,脑血栓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较高。

      因此,秋冬季节一定要学会防护措施,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为了给更多人科普防护措施,来自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疾病专委会委员、上海市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委员的李延林博士参加了10月15日的《活过100岁》电台节目,在百小福微课堂中进行了详细科普。

      李延林博士表示,只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,改善不良行为,注意规律生活,就能抵御心脑血管疾病。为了保持身体健康,很多老年人都习惯一大早出门遛弯锻炼,这就是一个误区。刚起床时,人体神经系统还处于抑制状态,过早的户外运动会导致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,加上早晨温度太低,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适宜的做法是等太阳出来后,再去晨练,在适当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。

      在饮食上,很多人为了抵御低温,会在秋冬季进食一些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容易造成血脂增高,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李延林博士建议,秋冬季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食物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也要勤喝水,避免血液粘稠。

      此外,大家也要注意定期体检,检查血压、血糖和血脂的数值是否正常。患病人群则要按时服药,一旦发病要尽快和120急救机构取得联系,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。

推荐阅读:宁波热线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XML地图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地图TXT
天天健康网 -打造全面的专业的企业资讯门户!
免责声明:天天健康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Copyright © 2012-2019 http://www.65419.net, All rights reserved.